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 > 第七章

第七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冯去疾张大了嘴,惊道:“荒唐,赦了各门类的犯人,在建的骊山陵和阿房宫如何如期完成。”

叔孙通没有回答,只是定定地看向秦始皇。

嬴政明白他的意思,这个老奸巨猾的泥鳅是定然不会亲自说,要停了这一切昭示着丰功伟绩的建筑工程,他在等着自己金口亲言呢!

“要缩减征徭的数目,也不是不可行。各地的驻军不能减,那么可动的便是修皇陵的和在咸阳修建宫殿的——你们这是逼着朕做决定呐。”

“朕的骊山陵,从朕登基的第一年动土,起劲已有三十余载,常年用到约有十万人,最多时征用有七十万人口。”

“朕常以为,千百年来第一位始皇帝,有千年国祚,修这样一座宏伟的皇陵,方能配得上朕的身份。却从未想过,朕的大秦竟成了短命王朝,十四年便分崩离析。”

“倘若这样一座盛世皇陵,它的主人刚住进去,外面的土地便要被群雄割据,战火连天,甚至是外围殉葬坑的陶俑也要被后人掘出来随意赏玩——那这样劳民伤财的修建又有什么意义?”

“朕夙兴夜寐,寻求不老长生,是为了让大秦走得更远,让朕的子孙后代福祚绵延!今既得天命揭示,也是大秦之幸,是朕始皇帝之幸。冯相所问不必担忧,阿房宫可留有后人再续建,至于骊山陵,李斯,不,交给蒙毅来办吧,操建从简,用最少的徭民,尽快完工。”

这一番肺腑之言说的底下群臣悉数跪地不起,只有蒙毅放下手中的笔简,领命道:“是。”

他的头颅垂下,心却飞地高远——大秦,要变天了。

叔孙通这通“礼法并行”的说法,可以说是一石四鸟。一则缓解了横征暴敛给黔首们带来的灾难,为律法再修再订争取到了时间,二则为今后儒家学说罗网大秦子民的思想,为当年的焚书坑儒翻案,三则六国余孽也没了起义的借口,四则日后挟幼子以亡秦的两个佞臣也再无翻身的机会。

天幕所罗列的几项大秦危在旦夕的缘由,现在只剩下了一条尚还没有眉目。

那便是继承人的选定。

其实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眉目,那一封令扶苏回咸阳的诏书已经快马加鞭地赶往上郡,不日便可见到扶苏。

想到这个儿子,嬴政便觉得又是好气,又是心疼——你说他孝顺吧,那也有点愚孝,父要儿死儿不得不死,真是狗屁淳于越教出来的好东西。

是该给他换个老师——早就该换了,当初哪怕是交到李斯手里,教习一些严刑重法的思想,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至于这般不动脑子,别人说什么信什么!

只是这老师的人选……

秦始皇的目光在每一个朝臣中来回停顿着。儒生是万万不可的,他学来的已经够多了;李斯下了狱后,虽然嬴政还想再压榨压榨剩余价值,让这个秦法研究专家来修订律法,但是戴罪之身再给太子当老师也不妥帖;冯去疾与蒙毅是可以考虑的,但不是上上之选,此二人忠心有余,才干不足,教不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卷。

难不成还要他这一把老骨头亲自上阵?可他政务繁忙,每日批阅上百斤的竹简,哪里抽的出空来教习一个这么大的皇子?更别用说他时日无多,而未竟的事业还有很多……

秦始皇一筹莫展之际,冯去疾读出了始皇陛下心中的愁绪:“陛下可是还有困惑,臣有一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准奏。”

冯去疾抬头看着天幕:“方才叔孙博士随手一点便能找到刘邦所在,此等神迹应当还有无数我等未曾参透的玄妙用处。臣观察其上文字有各种颜色,陛下在赠出半两钱一打后,所言文字便成了金黄之色,那若是所赠更多,是否会有更多益处。”

秦始皇立刻差人再从库房里取来几盘银钱,一股脑递进天幕——

祁衡的游览其实已经进入了尾声,正琢磨着要不要下播,忽然手机里连续放了几个遮满屏幕的礼物特效。

[VIP嬴政送出超级火箭x1!]

[VIP嬴政送出超级火箭x1!]

[VIP嬴政送出超级火箭x1!]

三个大额礼物,砸地祁衡一时间屏住了呼吸。

【感谢嬴政大哥送来的三个火箭!主播还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大的打赏,谢谢谢谢,大哥有什么提议和意见尽管提,主播知无不言。】

他有些羞赧地挠了挠头,补充道:

【不过咱们直播间是正经的旅游直播,主打历史科普,主播是不会穿女装和给粉丝团□□心饼干什么的!还请见谅啊。】

什么“粉丝团”、“爱心饼干”,这帮秦人是一个也没听懂,但是“穿女装”却是随便谁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蒙毅瞪大眼睛,暗想:真是世风日下,怎么神仙给大秦送天机还要穿女人的衣服,这是什么怪事。

秦始皇却很激动——还得是多砸点银钱下去,果然神仙都是需要金银供奉的,之前给的少了哪里理睬他,现在都自称“知无不言”了。

他整理好心情,问出第一个问题:

[VIP嬴政:敢问,倘若要为公子扶苏择一位好老师,应当选什么人呢?]

祁衡愣了一下,肃然起敬——这是个帅气多金的历史迷观众呐,又打赏大方,又总是顶着秦始皇的id,而且还问的都是些一点也不ooc的问题。

高手,高手!

他略做思考,然后给出了一个答案。

【硬要说的话,真的很难讲。要想教好扶苏,肯定不能继续任用那帮儒生,因为做帝王的学问也很复杂,要把人放在高压环境下,给他锻炼才能成长。

但是如果要说应该和什么人学习的话,可以和汉高祖刘邦学习——邦哥之比嬴政小三岁,最他的学习目标绰绰有余。而且刘邦能开启西汉的时代,并给后人留一个尚不错的摊子,这点已经够秦始皇和扶苏学很久了。

只可惜,这两个人没有任何的时空交集,所以全然是主播的胡乱猜想,观众们也不必当真。】

嬴政把刘邦两个字在嘴里又嚼了一遍,有些怀疑:此人一个乡野痞夫,当真有如此多优点?

另一边,远在上郡的扶苏吓得毛笔一笔甩在竹简上,印出一个巨大的墨团。

这可是把他们大秦推翻了的危险人物呐!

[VIP嬴政:为何刘邦?]

秦始皇问得很简短,手心忍不住微微出汗。

这天幕中男子性情在他看来古怪得很,此人既能在大庭广众下大四宣讲皇家轶事,也能将秦汉背后的危机分析地鞭辟入里。

而且似乎回答问题与否端看他心情,若是问出些在此人看来没有价值的疑问,那人是读都不会读的。

秦始皇上次受这种如履薄冰的委屈,还是在被父亲嬴异人丢在赵国的那段时间,被赵国人人喊打,只能藏匿在赵姬母族府上,仰仗着他人的鼻息过日子。

不过现今这种感觉是不同的,四十年前尚且年幼的自己漂泊如一叶孤舟,而今是在为了自己治下的广阔疆域而请教世外高人。

【学而不思则罔,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挖的问题,想知道为什么认为扶苏可以向刘邦学习,要对扶苏嬴政和刘邦三人都进行分析。

首先扶苏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大秦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百官万民之心所向……尽管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记载中试着窥探他的部分人物画像。

最出名的便是他的素有的仁贤之名,所以也有人认为扶苏作为继承人太过软弱,只听取儒家那一套仁义礼智的观点,没有学来他父亲的法家治国观念。

此外,作为依附于秦始皇的赵高也曾夸赞他“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刚柔并济,重义守信。

综合来看,这是一个有缺憾的皇子,但也绝非碌碌无为之辈,而他身上缺少的,是一种帝王气度。

帝王气度有很多种,秦皇汉武的大开大合是开拓型的帝王气度,文景二帝的修生养息是发育型的帝王气度,刘邦不太一样,他是布衣天子的帝王气度。】

布衣天子?

秦始皇没能咂摸明白,布衣便是黔首,如何作为天子的前置形容?

但他还是压下心思,决定相信这位“布衣天子”身上的过人之处。

他命令蒙毅道:“蒙卿朝后将此段再誊抄一份,让扶苏好好瞧瞧。”

远在上郡的扶苏也正目不转睛地看向天幕。

神迹称此人是做自己老师的最佳人选,便一定有其道理!

虽然他不明白,为何天幕称自己太过仁懦,令不得继续任用儒生——淳于越博士分明是他最尊敬的师长。

在这点上,他心底并不认同天幕,但仍秉承着敬畏之心与学习之愿望听下去。

还有那“高压环境”又是何物?

无论如何,这位西汉高祖刘邦——

一定是一位绝顶英雄人物,想必犹如古来圣贤一般!

【说白了,就是要学来他的市井之气和不要脸皮!

说起刘邦这个人啊,他是有大智慧的,同时不拘一切小节……】

“咣当”一声,扶苏差点从垫的厚厚的蒲团上摔倒在地。

什么不要脸皮,这是能学的东西吗?!不是说好圣贤般的人物吗!

蒙恬连忙为这位狼狈的公子扶正衣冠,他看向扶苏的眼神颇有些怜爱的意味:

一物降一物,公子就是太过板正,这个刘邦说不定真的适合做他老师。

天音对大秦众人心思各异的反应一无所知,他仍在继续聊着刘邦:

【刘邦此人有一大特点:说谎成性。这种不入流的性格特征在寻常帝王家是不常见的。

然帝国权力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机制,自古都是敢想敢做的人笑到最后,墨守成规之士饮恨而终。

在乱世帝王权术面前,高尚的道德只是个人的操守,并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你看唐太宗李世民,论个人能力堪称人中龙凤,但论资排辈他在李建成后面,如果真的按兄友弟恭那一套,他的才能就得不到体现,盛世大唐,万朝来仪的景象某种程度是也多亏他敢弑兄逼父。

刘邦靠着“贺钱万”招摇撞骗混来一顿饭,靠的全是一张厚脸皮,甚至老丈人还相中他,把吕雉这么一个奇女子嫁给他。

鸿门宴上,张良才指点了一句,他便能立刻心领神会,乱忽悠一通,还能配合着闯进来的樊哙一块儿忽悠。

如果离开这种浑然天成的流氓气质,刘邦大概很难冲破种种困难险阻,坐上秦末纷争最后的王座上。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同样作为竞争秦末战争大赢家有力竞争者的项羽,有很多刘邦没有的东西——楚国宗室出身、一呼百应的旗帜、领军对阵百胜不怠……

其中和刘邦最为不同的,便是他的贵族气节和含仁怀义。

项羽慷慨仗义,他宝马赠予亭长,头颅自刎与旧部下,其重大义流传千古,尽显英雄本色。

但同时他的仁义是小家子气的,在和部下论功封赏时,他不愿意和众人分享胜利的果实,只设的给一些小恩小惠。

反观刘邦,洞察人心,心胸开阔,行郡国并行制广封诸侯,连自己讨厌的人也能得到他的重用。

当然,这些分封的异姓诸侯日后的结局暂且按下不表,至少刚打完仗的时候,他是很大方地和众人共享成果的。

再说回到扶苏身上,他有限的史料中,最出名的一项便是沙丘之变后,一封假遗诏送到上郡,扶苏竟毫不疑心,当真听从君令抹了脖子。

如果他能学到一点刘邦身上那种油滑的气质,那么他一定会再三怀疑真假,请蒙恬将军护送他亲自去咸阳面见父皇。

届时,赵高所谋自然会随之破灭,大秦的历史将被改写。】

扶苏从起初听到“说谎成性”、“不要脸皮”的震惊无措,再到听完整个分析时,宛如雷击一般僵坐在蒲团上,连要在竹简上记下这番醒世之言都忘记了。

这是他近三十年来,第一次有人告诉他。

你要油滑,要学来乡野流氓般的气质,他所尊崇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不过是一纸空谈。

怎会是一纸空谈?古来圣贤,一直是他向学的榜样,怎么如今反而成了一种罪过!

可天幕里,他的死亡着实是冤,且此冤怨不得别人,确实是自己的软懦,是多年来淳博士所教之理念。

他不过是在践行恩师的教诲,却被奸恶的小人玩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葬送了大秦的未来。

扶苏多年构建的世界观被外来力量骤然撕裂,他先是下意识地想要否定——什么狗屁歪理邪说。

但事实就这样摆在眼前,他不敢质疑天幕的真伪,这样的神迹如何造伪,这分明是上头对他的旨意,要他做出改变。

扶苏宛如孩童般望向旁边静立的蒙恬,眼神里是求助与惘然。

“蒙将军,我……”

而蒙恬只是轻轻摇头:“公子,莫要为难蒙某,公子才是手握大秦气运之人。”

这话说出来,对秦始皇有点不敬——妄议皇储,是该被治罪的,但是蒙恬和秦始皇多年君臣相伴,他很清楚始皇陛下的意思。

陛下是属意公子的,只是公子在为政上太过仁义,缺乏强硬的手腕,所以尚需再调.教观察。

扶苏的求助他不能回答,这是一个绝佳捶打公子的机会,要让他自己琢磨透彻。

扶苏读懂了蒙恬的深意,他缓缓看向天幕,深吸一口气,没有再说一个字。

俏皮的男声继续娓娓道来。

【不过这种流氓气质对君主来说也不一定要全学来,毕竟老流氓的名号在后世之人中口口相传,那只会越传越难听。

扶苏有他自己的优点,开国需要秦始皇的雄谋大略,治国图谋长远的发展也需要扶苏这样仁义爱民的君主,他只是恰好缺了刘邦身上这几个点,倘若能学来这些,那他也许会成长为是一个开明勤政,慷慨爱民的汉文帝第二。】

上郡的公子正在进行心灵的涤荡,咸阳的秦始皇则十分冷静。

他一面谋划着如何照着天幕的意思,请来刘邦教习扶苏——他倒是不怕此人再率军反了大秦,毕竟今后大秦黔首生活焕然一新,刘邦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同时,秦始皇也在细味天幕提到的另一位英雄豪杰,项羽。

先前天幕便提到过“楚人一炬”之类的用词,如此联系来,此人便是楚国余孽,如今正潜藏在暗地里,等着秦朝哪里出了乱子,便可振臂一呼,揭竿而起,以重振他楚地的威风。

还有一个他心中最大的疑惑——秦始皇起初听闻后朝行郡县与分封并行时,便有了这样的疑惑:再分封诸侯,难道不会像周天子封诸侯一样,血脉逐渐淡薄,直至纷争再起,重新割裂诸国吗?

那句“这些分封的异姓诸侯日后的结局暂且按下不表”给了他答案,虽然语焉不详,但是他敏锐地猜出了西汉的做法——先安抚,再杀!

这的确是个好法子,虽然残酷,但是既稳定了王朝初立时的动荡局面,又可以在站稳脚跟后用各种各样的谋划逐个击破。

他当初既有击破六国的能耐,又何尝不能煮了几个分封的王侯?

属实是英雄大计,值得学习!

秦始皇欣然颔首,对有问就答的天幕很是满意,于是他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VIP嬴政:西汉强盛,又有秦制为骨,缘何还会灭亡?]

可主播还没来得及回答什么,天幕骤然一黑,所有音画皆消失不见,只有一行空落落的文字:

[时空网络□□会员服务免费试用已结束,续费请缴纳民生值!]

正准备对汉室灭亡缘由大记特记的蒙毅抬起头:“?”

“民生值是为何物?”

嬴政朗然问道,在不知此为何物的前提下,他并不敢贸然点下充值的按钮。

机械女声响起,天幕上也逐字映出解释的文字。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您治内黔首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收入、教育、文体、健康、养老和社保等。]

[民生值,即为黔首们潜意识里对这项项目的满意程度。为防引起恐慌,不利于王朝稳固,打分过程在黔首的梦境内进行,不会被记住。]

[您目前的民生值为:十分,余额不足,请再接再厉!]

右边一侧显示的所需数值分了各类名目,短的有续费一炷香的,也有长如按年为单位,甚至是终身制的,不过其后所跟的数字也是长长一串。

秦始皇小心翼翼挑出一个最低的,也要一千分,是现有民生值的百倍!

更不要说那些长期的会员费,用词都不是千万所能形容的。

秦始皇:“……”

这现实和理想也差太多了吧!

朕治下的黔首,日子就过得有这么不如意吗?

天幕有不再有变化,停在这个续费失败的界面,一个明晃晃的“十”字仿佛在催促着秦始皇速行改革之令。

叔孙通登时起身,举手加额,震声道:“陛下,不宜拖延,大赦一事应当立刻办起。今此天幕是上天赐予大秦的良机,若是惹得不快,怠慢了哪里,只怕后面陛下再想从中提问一二……”

秦始皇沉下眸——叔孙通说的在理,神迹向来是来的快走得也快,天幕也不知何时会消失。

所以要快,要有如闪电之势,让天神得见他秦始皇对大秦的统治力,才能让他的大秦得到真正的护佑。

一个月,不,十日,要让中央机构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效率,这样才足够!

他跨出一步,玄衣纁裳垂然静默,唯有铿然之音字字诵读:

“冯相,拟朕手谕。”

“七月十日,大赦天下。”

“秦传国七百年,自商鞅变法,严律肃法,得强军,扫liù • hé,一统天下也。朕自创业来开疆拓土,率百万雄师,北征匈奴,南伐百越,四巡东郡。”

“然,不察廷内奸人作乱,惑乱圣听,私修大秦律法,强加赋徭,中饱私囊。”

“虽则罪已伏诛,黔首之苦尚在。念徭役劳苦,农民罢弊,未有以安之;刑重法苛,未有以平之;供亿烦重,未有以纾之。水旱不时,天灾屡见,朕甚惧焉。爰布溥恩,与民更始,可大赦天下。”

“一切便民事宜,依叔孙博士所言,由奉常、廷尉拟定细则,罪臣李相共同商拟其余人等全力配合此令。”

殿内一片黑衣玄冠叩拜而下。

“臣等,领旨。”

咸阳宫檐下,原有的数只黑羽黄喙的乌鸫,在众官员整齐的跪拜应声中,展翅飞远,留下光秃秃的瓦片。

……

冯去疾承下旨意,胸臆澎湃亦有苦涩。

七月十日便要大赦天下,而一切谋划从今日方始——现已是六月尾声,再扣除车马送令至各郡县,再传至乡亭,查阅宗卷的时辰,如此一来留给朝廷的至多三五日。

辛苦是一方面,但这种天命所至的使命感仍是让这位半老的朝臣激动不已,心情激荡有如十年前开国之时,望着陛下彻底从先前好大喜功的泥沼中脱身,哪一个臣子见了不感激流涕。

只是,这可真是苦了他们了!

不过拟定大赦范围的法条,主要还是廷尉大人的工作,以及罪臣李斯李丞相——也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竟要李斯给自己的罪诏拟细则,是用完人再斩,还是戴罪立功,留他一命?

他悄悄抬起眼去看上首威仪凛凛的始皇陛下,后者仍紧锁向天幕上的文字——颁布大赦之令后,他竟仍不满足,还想从中学习一二!

秦始皇思虑后果然再次开口道:“朕仍在回忆天幕对郡县分封之争的见解。诸位爱卿可曾记得开国之初,是何人曾提过将分封与郡县制并行?”

他朦胧间回忆起,刘邦其实并非所谓“郡国并行制”的首创者,在秦开国之初商讨制度时,曾有一人已先一步提出这种论调,只是自己不曾听取,而今上了年纪,记性也越发地差了。

众人互相对视,最终是老臣蒙毅回忆起来:“如若臣未曾记错,应当是那时的宰相王绾大人。”

“王绾?”

嬴政回忆起来,那是大秦一统天下后的第一位宰相,那时李斯还只是一个廷尉,他们为自己共商“秦皇”之尊号,被自己改成更为威严的“秦始皇”。

现在王绾早已告老还乡,丞相的位置也换了人……

“冯劫,去查王绾现今何在,朕要请他再议国事。”

底下人皆是心惊,没想到始皇陛下竟然真的考虑对沿用十年至今的郡县制做改变,还要把回家安享晚年的王相给揪回来。

秦始皇又看向治粟内史:“你查到的那几个刘姓的小吏,在筛查有无一人,家中妻子名为吕雉的,便可确认此人是刘邦。”

“此外,你再点几个得力人手,去把此人请来,带到咸阳面圣。太子之师一事还需再做定夺。本朝先前教习公子一事,皆是分别交给诸位爱卿,前朝太子太傅一职已废止,刘邦一个小吏,能不能教暂且不论,此等责任他也不便担当。”

“宗正,你与奉常一同商议太子册立的典礼,从简从快,事不宜迟。”

“蒙毅,你和廷尉配合关押好胡亥和赵高,李斯暂且不入牢狱,派人看着,朕还要他有用。”

……

群臣一一奉旨,待到退朝时,竟已过了晌午。

朝廷忙碌起来,君臣只觉得时光飞逝,在对天幕消失的胆战心惊里,七月十日如期而至。

众臣加班加点才赶上秦始皇所令之日,让这条圣令传至每一郡,每一县,乃至每一亭的每一个黔首。

入夜时分,咸阳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殿内君臣皆是衣冠皆备,伸长脖子望着天幕上的数字。

秦始皇深深吐出一口浊气。真是万幸,十日之后,天幕仍在,停在民生值的画面上一动不动。

现下,便是检验初步成果的时候。

嬴政心里也没底——这样大的政令,先前没有一点风声,便如疾风骤雨般传至各个郡县。他听闻各郡县官员皆是惊掉下巴,也不知执行力度如何。

秦朝这般辽阔的疆域与治理秦国时完全不同,各地郡县的官员对政令法规执行私打折扣,其实是常有的事,他几次东巡,也是为了用自己的威严去震慑各地。

天幕入梦,随着黔首们不断给出答案,再又复入梦乡,代表民生值的数字也不断上涨着。

十,百,千,两千……最终定格在三千二百七十八上,再也不动了。

“陛下,如此看来,此民生值是每晚入夜更新一次。三千有余,可喜可贺,定时陛下的新策甚得民心,黔首们现今对陛下那无一不是感恩戴德!”

叔孙通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第一排,离天子最近的地方,而且第一时间开始表演他的经典剧目——拍马屁。

李斯斜了叔孙通一眼,虽然没想明白,这油嘴滑舌的家伙怎么站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去了,但还是先向秦始皇严明他心中的思考:

“陛下,此三千二百余尚不知谓多谓少,臣谏请陛下派遣有信之人,去各郡县再行检查,对符合条件而未赦免的犯人行以赦免,未减除赋徭的地方责令整改,以此来观察民生值变动,按人口行对比,便可得全国对中央朝廷的听命与否。”

这是个很好的提议,秦始皇立刻心领神会——怎么没想到还能这样运用天幕,李斯果有真见解。

他眼神复杂地望向被除冠服,仅着粗布麻衣的李斯。

十日来受人看管,连番拷问,又要协助廷尉着手修订律法,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丞相,竟是瘦了一圈。

然纵使如此,他心中所思依然是如何将底下各郡县管理好,令人侧目。

公子扶苏——不,也许可以开始更名为太子扶苏了,此时亦然立在堂下,正入心倾听着君臣对话。

他是五日前到的咸阳,一路跑累了不知多少匹好马,才能在收到父皇亲书后,即刻返程。

至于他原本欲写给父皇共享天幕见闻的密信,则被他悄然烧毁了。

经天幕一变后,他整日思沉,对自己三十年来的人生不断反思,想要明白,为何且如何学来天幕所言的“流氓气质”。

只是上郡的日子一成不变,他也找不到可以实践运用的地方。

所幸第二日,他便收到了咸阳快马加鞭地来信。

来信有两封,第一封的内容是对他的口诛笔伐,在末尾写道:

“朕对你失望至极,赐你自刎于上郡。”

扶苏:“?”

这一幕怎么有点眼熟,这是在考验他吗?好怪!

于是,他当着信使的面,面无表情地把信撕了。

果然,信使这才掏出第二封信,言下一片恭喜作态。

信中提及咸阳有异像骤生,令他速速回咸阳。

好嘛,竟还真是在考验他,父皇这未免有些不讲武德了!

那要不,应用一下天幕所说的“说谎成性”,学一学刘邦,他也来撒个谎。

思及于此,他便顺着父皇的意思,假装自己没看过天幕,到咸阳城时,嬴政果真不知,还同他共享蒙毅宰相记录的天音实录。

读到沙丘之变后的自刎时,嬴政心情已然好了很多,毕竟这次让信使先送一封假诏的计策很是成功,听闻这个亲爱的长子将那封诏令撕毁,他不但不生气,反而抚掌大笑——扶苏是个可造之材!

扶苏一个字没有多说,只是回以父皇一个恭敬不失得体的笑容。

小谎怡情,这也都是为了让父皇龙颜大悦嘛!

祁衡其实搞不大懂他这个头顶嬴政id的榜一大哥。

大哥很怪,大哥问完“西汉强盛,又有秦制为骨,缘何还会灭亡?”之后,直播间打赏排行榜上的那个头像就直接灰了。

“嬴政大哥,你还在吗?”

祁衡出声问道,然而弹幕久久没有再次出现那个金色的名字。

[你还真别说,这哥们cos挺有感觉的]

[确实,兢兢业业秦始皇]

[如果真嬴政知道大秦的结局,他能改变吗?]

[应该能吧,那可是秦始皇]

[别吧,蝴蝶效应警告,说不定种花家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害,就这么想象一下,别上纲上线,你就当平行时空。]

无数条不相干的弹幕飘过,但嬴政的头像始终没有再次亮起。

祁衡抓了抓柔软的黑发,清清嗓子:“榜一大哥的这个问题,就留到下次开播再聊吧。”

他正好从三号坑的建筑内走出,骄阳西斜,天色也变得柔和。

祁衡弯了弯眼眉:“天色不早了,这次兵马俑之旅就进行到这里,观众朋友们,再见!”

[挥挥,主播再见!]

[主播下次开播啥时候呀?]

祁衡:“可能下个周末抽时间还会再开播聊聊天?到时候找几个秦汉交接相关的视频给大家边看边唠。再见啦,下次开播会提前通知的!”

他关闭直播间,直接熄灭手机屏幕,完全没注意到屏幕上方滚动了一条消息:

[古今直播系统恭喜您首秀成功,民生值结算后,将会转化至功德系统——如无特殊要求,功德将会自动为您兑换。]

屏幕熄灭后,似乎是默认宿主已知悉,消息也自动从状态栏中消失。

祁衡对手机里这些动静一无所知,他轻快地哼着小曲,琢磨的都是回家路上怎么才能绕到小学门口,买一根香喷喷的淀粉肠。

十日后,深夜,祁衡如约打开电脑中的直播软件,上线和观众们打招呼。

在咸阳宫君臣的视角里,天幕在陛下消费一千民生值开了一炷香的网络会员服务后,仍然是一片黑暗。

只有一行字缓缓映出:

[主播尚未开播!预约开播时间:三十分钟后。]

“何为三十分钟?”

秦始皇未曾料想到,花了近一半民生值兑来的一炷香,竟然仍是一片漆黑。

群臣议论声喳喳。

“莫非是三十炷香的光景?那莫不要等至天亮了再黑?”

“臣以为是三十时辰,要再等二日方能再现神迹。既为神迹,必有其自身之周天。”

“狗屁不通,那咱们辛苦这十日,费心劳神挣来的民生值,岂不是就打了水漂!”

这个正小声怨念深重的廷尉大人,前些日拟定大赦的细则,他是最累的一个。

即使有李斯这样的秦法专家从旁协助,要将秦法繁复条目中,可以大赦的条目拎出,再按叔孙通和天幕所言降刑,甚至免除刑罚,此等工作量让整个团队连轴转了三天三夜,才算是囫囵交了差。后续尚还有无数细则要再修再订传给各个郡县,不可不谓不辛苦。

见群臣商讨不出一个“分钟”的定义,秦始皇也只能静静地等下去——他心中一片烦闷,不知如何再运用余下的民生值。

殿中燃着一炷时香,等到此香燃至只剩最后一个灰尖,火星也若隐若现时,天幕骤然亮起,画面中只有一双皓白纤长,骨节分明的手。

万众瞩目的男声再度响起时,咸阳宫殿的群臣激动地几欲落泪。

“总算是来了……”

“天幕重开!天佑大秦!”

秦始皇也感慨激昂,生怕画面消失,连忙再氪一千民生值,续了新的一炷香。

香雾腾升间,所有人皆是紧紧盯着天幕,生怕错过点什么。

【观众朋友们好久不见,今天按上次的约定,讲一件秦汉交接的趣事。

咦,嬴政大哥在线,欢迎大哥,大哥今天来的好快!

为了感谢嬴政大哥的支持,那先接着讲上次没讲完的问题。

说到西汉灭亡的原因,首先要将西汉分为三个时期。

首先是百废待兴的发育期,又汉高祖至文景二帝组成,他们推动汉朝稳住脚跟,扎实稳步向着中兴期发展。

其次是汉武帝始,至汉昭帝与汉宣帝时期,盛世西汉由此展开,版图进一步扩大,“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形式也在昭宣中兴中逐步好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