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隋末阴雄 > 分节阅读 424

分节阅读 42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吴副将大喜之余。连忙单膝下跪,对着杨义臣一再地伏拜致谢:“杨元帅啊,老吴这辈子就跟定你啦,哈哈哈哈。”而其他几名骑兵的旅帅也都脸上笑开了花,跟着老吴一起纳头便拜。

杨义臣摆了摆手,道:“我杨义臣处事最公平,其实今天当记首功的应该是杨玄感杨柱国,可惜他不是我们朔州军的人。我不好给他什么赏赐,杨柱国,今天我杨义臣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日后有什么事只要你说句话,我姓杨的一定肝脑涂地来报答你。”

杨玄感见这杨义臣居然能把这战后评定安排得如此恰到好处,让一群军汉刺头个个服气,早已心生敬佩,自思要是换了自己很难做到他这样恰当的安排,听到杨义臣这句话,哈哈一笑。拱了拱手,说了声:“杨元帅客气!”二人四目相交。一切尽在不言中。

评定已定,杨义臣站起了身,大声道:“传我将令,杀牛宰羊,犒赏全军,明天一早,全军拔营,南下晋阳!”

晋阳城西南三百多里处的霍州,位于整个并州(山西)的西南部偏中的位置,处于与临汾郡和晋中郡的边界,扼守着从蒲州通行晋阳的交通要冲。霍州的四周群山环绕,汾河穿过西北面的韩信岭流入州境,从州西部流过。霍州的东边是霍山,太岳山在西,周围群山环绕,而这座霍州城则扼守住了唯一的进出山的通道。

杨素的大军正在和杨谅最后征调的十余万主力部队隔河相对着,此时杨谅派往各地征战的军队几乎都已经全军覆没了,东出大行的余公理,纂良两路部队先后被右卫将军史祥调集东都洛阳一带的部队所击破,余公理阵亡,纂良则扔下部队逃到了曾在战时有书信往来的前刑部尚书,现相州刺史薛胄处。

向北试图攻下代州,打开与突厥联系的六万最精锐龙骑护卫也几乎全军覆没,败将乔钟葵逃回后被盛怒之下的杨谅当场下令斩首。

而向东北方向猛攻井陉,企图攻入幽州的刘建,也被掌控了幽州的李子雄亲率的三万步骑所击败,五万大军逃回晋阳的不足一万。

至此,困守一座晋阳城的杨谅几乎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明眼人都知道他败局已定。但萧摩诃和王頍并不甘心就此失败,这一个月来杨谅在并州征召的新兵也有六七万,加上逃回的败兵和原来集结在晋阳的部队,可战之士还有二十多万,

在王頍的强烈建议下,杨谅派出了大将赵子开,率十四万精锐向西南方向前出到霍州一带,在汾河北岸布阵,用栅栏堵塞山陉小路,在两侧的高山峻岭上派兵防守,连营足有五十多里,企图以这样的方式阻挡杨素亲自率领的讨伐军主力。

而杨谅本人则率以王頍和萧摩诃为首的十万大军困守晋阳,准备迎击从西北边包抄过来的杨义臣和王世充,杨玄感的朔州部队与骁果部队联军,以及东北方向过来的幽州李子雄大军。

王頍和杨谅还残存着一丝希望,指望着能打几个漂亮的防守反击,让天下各地胸有大志的不安定分子们趁机起事,好给杨谅争取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王頍这次少了裴文安这个死对头,终于可以放手发挥了,一下子感觉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他的口号是:“坚决守住,就有办法!”

此时此刻,杨素亲率的讨伐军主力也已经到达了汾河的南岸,同赵子开的十四万大军隔河相对。

这次杨素从关中带出了八万大军,出关之后一路上顺道汇合所过各州郡的府兵,加上史祥从河南一带派来的援军,行进到汾河南岸的杨素已经拥有十二万大军,部下拥有麦铁杖,张须陀,周罗睺,鱼俱罗等一众悍将,可谓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而隔河相对的叛军也知道这是事关生死的最后一战,由于这些人里许多是多年跟随杨谅的老部下,也深知自己的命运与杨谅休休相关,如果战败被俘,肯定也是杀头灭族的命,因此也是放弃了最后的幻想,全力死守。

两军在十余日内沿河小规模交战了数十阵,互有胜败,总体上却形成了僵持的形势,杨素当时并不知道北方的战况,也不敢冒进,于是一边驻兵汾水之南,一边等待各地援军的会合。

王世充自那日与杨义臣大胜叛军之后,便与杨义臣,杨玄感回城与李景商议,最后决定留下步军和伤兵守城,把三万俘虏安置在城外严加看管,这次杨义臣的朔州骑兵得了龙骑护卫的装备,也全都甲骑俱装,升级成一人双马重骑兵了。

李景看得眼红,派冯孝慈也率了两千骑兵,又厚着脸皮向杨义臣要来了装备,换装成一人双马的龙骑护卫,凑足一万联军,加上杨玄感的五千骁果,铁骑一万五千人,精甲曜日,鼓号震天,浩浩荡荡地南下晋阳。

第六百二十一章奇兵突袭

ps:感谢夜之星晴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感谢千里马0208等书友的打赏鼓励。;

杨玄感并没有听杨义臣提过此事,连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义臣恨恨地把那自称是厨子的使者前来劝降的事情说了一遍,说完后对着杨素问道:“我有一事不解,他如果想要去北边的突厥,为何还要来劝降于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微微一笑:“我一直也在想这件事,依我看来,这正是来人的高明之处,你们朔州一向是北防突厥的重镇,从来都是防北胜于防南,对向南入关的汉人客商不怎么盘问,而对出关向北的人则是严加盘查,要具备正式的公文路引才准放行,是这样的吧。”

杨义臣点了点头:“不错。”

王世充继续道:“这就是了,这人来向你劝降,知道你肯定不会投降,那么一旦知道了杨谅起兵的消息,你的全部‘精’力都会放在整军备战上,这对北边的盘查和监视一定会放松许多,这就给了他‘混’水‘摸’鱼,在一片兵慌马‘乱’中逃往突厥的机会。”

杨玄感问道:“可还是不对啊,那杨谅总管并州之事,若是他想派人出去北连突厥,直接给批个公文就是了,杨将军也不能不放人啊,是吧。”

杨义臣点了点头,道:“不错,如果是谋反前的汉王开的路引,末将是不得不放行的。所以这也是很奇怪的一点,为何要多此一举。”

杨素哈哈一笑:“你们啊。还是少算了一点。杨谅手下的人和杨谅未必是一个想法。杨谅本人对北连突厥兴趣并不是太大,只是作为一个备用选择罢了,而作为他手下的人,则很可能要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一旦起事失败后,也有个逃命的去处。”

杨义臣和杨玄感一下子恍然大悟,异口同声道:“那此人会是谁呢?”

杨素“嘿嘿”一笑:“连手下人都有这样的机智,更不用说主人了。除了杨谅的两大智囊,恐怕其他人没这个见识。裴文安如果是做这事的人,就不会在代州把命送了,那就只可能是王頍啦。至于那个大智若愚的胖厨子,只怕多半是他的心腹了。”

王世充,杨义臣和杨玄感都点头称是,四人又随便聊了一会儿后,三人就一起告退出帐。

自从麦铁杖和冯孝慈离开后,杨素便下令各军,每天不再渡河强攻。只是隔着河与敌军叫骂或者是弓箭对‘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