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一个女人两张床 > 第十名

第十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山区的小村庄几乎整个世纪都没有大变化。

一条村约一百户,大部份人姓陈,种茶为生,一切自给自足,近十年才引进各式电器,自公路搭进电源,孩子们在傍晚才可以到合作社门前广场看电视。

这样简陋的生活质素看似无味,实际上并不是,山区多雾,一边是高山,茶田沿着梯田一级一级像碧绿色高塔,小径两列种植玫瑰花,香气扑鼻,采摘了卖出去做香水,民居左右是菜田,孩子们放风筝、跳绳,与世无争,像极香格利拉。

物质文明,并不是一切。

可是,村庄也有骚动的一日。

那天,乡村小学老师韦武对同事陈乙玉说:“村上来了一队外国人。”

乙玉正在擦黑板,诧异地转过头来,“哪一国的人?”

“是一队美国军人,一共十个人,他们还带着三个电视台记者。”

“干什么?”

韦武坐下来,“来寻找一架二次大战时失踪的B二十五型轰炸机。”

乙玉大奇,“我方准许他们前来?”

“是,”韦武解释:“当年,飞机自山区主空军基地飞出,往日本执行任务,返回基地时在雾中失事撞毁失踪,飞机上有十位空军,相信全部罹难。”

乙玉缓缓说:“是五十多年的事了,那时,两国是联盟。”

“是,到最近,架设电缆时才发现可疑残骸,立刻通知美方,他们派人过来采取样本,结果证实的确是当年失事的飞机。”

乙玉沉默。

“听说还有军人的家属跟着来。”

乙玉说:“美国人做事夸张,什么都劳师动众。”

“是,这次他们连食水粮食都带来扎营,打算工作一个月,尽可能把飞机每一部份都运出山区,并且寻找骸骨及遗物。”

乙玉十分沉默。

“你在想什么.。”

乙玉笑笑,“我在想,据说,北美洲的太平洋铁路每一哩都有华工的骸骨,几时,也把他们运回家乡安葬,那该多好。”

韦武搔搔头,不出声。

乙玉说:“要不要去看热闹?”

“是在东边最崎岖一段,需要用绳缆坠下山坡才可以看见。”

“你的英文可派到用场了。”

韦武缅腆,“还可以应付罢了。”

两个年轻人趁放学时间空档,往东边山路走去。

虽是一个难得的大晴天,走近密密的树林,也略觉阴森。

只见军队在附近平地已扎起营幕,设备齐全得像一个小型军事基地;卫星电话、电脑、传真机、录像器,统统齐备。

他俩一走近就有人迎出来,“是翻译吗?”

韦武问:“你们需要翻译?”

“也征求工作人员。”

“做什么工作?”

“请看。”

山坡下边至少有二三十人正在挖土,他们架起筛架,将每一寸土壤都仔细筛过,寻找蛛丝马迹,认真得像老古学家一样,人人汗流浃背。

乙玉见他们那样有组织,不禁暗暗佩服。

韦武立刻被尼龙绳槌下山去做翻译,乙玉站山岗上往下看,只见飞机断成好几截的残骸已隐约可见。

“你好。”

乙玉吓一跳,转过身子。

身后站着一个金发的年轻人,他自我介绍:“我是美国ABC电视台记者史东,你好。”

乙玉知道对外国人需要不卑不亢,她立刻说:“大家好。”

史东说:“家祖父是英裔,曾经到过此地买茶叶,他对这一区很熟。”

乙玉点点头,“我们仍然售茶。”

史东看着她,“使我奇怪的是,你会说流利英语。”

“夸奖了,我是村上唯一间小学及中学的英语教师。”

“谁教会你英语?”记者永远好奇。

“我在南亚大学毕业返回乡村教书。”

“了不起。”

“过奖了,工作进行如何?”

史东说:“这不是一项密秘行动,我国答应人民:永远不会放弃寻找战时失踪军人下落,这次找到失事飞机,十分兴奋。”

“可是一共有十名机员?”

“对,已找到若干骸骨,即时运返做去氧核糖核酸检验,我们亦已找到军人身份项链。”

那俗称狗牌的项链上刻着军人姓名及军营号码。

“这次任务真叫人欷嘘。”

是,苍海桑地,半个世纪前的敌人,今日已经和解,甚至成为盟友,可是,经已牺牲的生命,永远不会回来。

“军人的家属,经过五十多年,仍然在等待亲人下落。”

在世的话,都是七十多老人了。

“其中七名军人已婚,并育有子女,三名未婚,可是他们的兄弟姐妹继续寻找。”

山坡下一阵骚动,原来又寻获一枚重要证物,那是一副眼镜。

“一定属于菲腊下士,只得他一人患散光。”

乙玉看向天空。

“可是要下雨?”

“雨季已过,你们选的时间很好。”

“听说一下起雨来非同小可。”

“是,烟雨弥漫,形成瘴气,不习惯会生病。”

史东忽然说:“农田旁的玫瑰丛十分动人,可否介绍它们的品种给我认识?我想侧写一段报告。”

乙玉想一想,不可对外国人太客气,她说,“我还得改卷子呢。”

她走了。

第二天,韦武出现。

乙玉问:“你一夜未归?”

“是,一直陪他们工作到深夜,又在营地里登记资料。”

“他们工作真正认真。”

“已经展开访问调查,希望获得当日坠机真相,据陈婆婆说,她记得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听到巨响,接著有融融大火.……”

乙玉点头,老人往往最记得陈年之事。

“乙玉,你爷爷当年可在村里?”

“他年轻时往城里做生意去了。”

“嗯,也有老村民说看见天上坠下一只火鸟。”

“他们有往当地搜索吗?”

“没有,据说是畏惧雷神震怒,不敢轻举妄动。”

“原来如此。”所以遗迹得以保留。

“乙玉,我自外地来,觉得这件事真令人兴奋,为什么你反而冷淡。”

乙玉笑笑,“我不喜欢洋人。”

韦武又抓抓头。

放学后,那美国记者史东竟找到学校来。

韦武带他参观校舍。

史东诧异,“只得两间课室?”

乙玉用陋室铭其中一句答他:“室不则大。”

“对,”史东承认:“你的学生不会携带武器上课,也肯定不会接触毒品。”

韦武说:“我只希望得到一个实验室。”

史东说,“我希望看看玫瑰品种。”

韦武笑,“我陪你去。”

史东看着乙玉,有点失望。

乙玉微笑,“我也去。”三个人一起,不怕。

一行三人,史东一边走一边采访拍摄。

累了,在茶寮休自心,喝一杯玫瑰普洱茶。

史东看着蓝天白云,忽然问:“这里可是传说中的仙乐都?”

乙玉笑,“不,这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

“为什么我竟有念头不再想返回都会?”

乙玉答:“因为这里没有你虞我诈,谁也不会陷害谁,不懂蝼蚁竞血,人人知足常乐。”

这时不远之处传来孩子唱歌声:“等到明年花开时,我再跟你捐花来……”歌声清脆可爱,天真活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