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寡人刘玄德 > 第六十三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4k,求收藏求追读)

第六十三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4k,求收藏求追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缑氏山西去的大道上,有一骑纵马前行。

“大哥,慢些。”

绝影一骑绝尘,沿途尘埃四起。

虽跑不过飞逝的流光,可也足以让天下凡马望尘莫及。

跟在之后的关羽虽是策马加鞭,只是寻常马匹如何追的上这日行千里的神骏。

刘备扯住缰绳,伫马而立,停在路旁等候。

此时他终于有些理解路中悍鬼袁公路的乐趣所在了。

纵马驰骋,宛如御风。

而这世上,谁又能抓的住风呢?

关羽飞马自后追来。

他的马术不差,在三兄弟之中其实最为上乘,只是终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驻马停步,座下马已是开始嘘气,自鼻中喷出一串串连绵不断的白雾。

绝影转头不屑的扫视了关羽的座下马一眼。

人有傲骨,马也有性情。

关羽的座下马也是随他们自幽州而来,跋山涉水,经历了一路的颠簸。

幽州自来不缺良马,这匹马也是他们西来之时,张飞为他从无数好马之中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

即便是在马匹繁多的北地,也算的上是一匹良马了。

只是关羽天生身材高大,体量十足,加上追赶的又是绝影这般的千里神骏,自是会显的有些不足。

刘备转头打量了关羽的座下马一眼,看来还是要为关羽寻一匹好马。

此时已然过了雒阳,两人下马在路旁休歇。

“大哥,这次咱们为何不叫上伯珪同去?”

原来当初刘备在巩县之时曾应下张芝,日后若是有了闲暇,要前去拜访华阴张家。

如今卢植不在缑氏山中,他又不喜辩经听义,刚好可以借机去往弘农这个关中之地走上一走。

只是这次出行却是只有他们二人。刘整不去倒还好说,毕竟是个纯正的读书人,与其跟着他们跋山涉水去往华阴,他反倒是更喜欢留在缑氏山中随着卢节读书。

只是公孙瓒可不是刘整,他往日里可是最喜欢凑这种热闹。

刘备笑道:“我自然和他说过,只不过如今伯珪和南容他们走的近。有了新友,就忘了旧人喽。

“其实这也是好事,南容毕竟出身世家,伯珪对世家的印象自来都不好,与南容多多接触一些,说不定能改变些他对世家子的印象。不然我真怕如此下去,有朝一日他会因此做下错事。”

在当日那场酒舍中的宴饮之后,公孙瓒和傅燮之间倒是颇为投机,这些日子公孙瓒时常要下山去寻傅燮,如今在缑氏山上想见到公孙瓒一面都是极为不易了。

关羽低声道:“大哥,羽总觉得伯珪这些日子有些不对。似乎心中压着不少心事。”

“我知道缘由。”刘备点了点头,“只不过有些事,还是要伯珪自己想通才行。哪怕旁人能给出再多的建议,可到底该如何抉择,还是要看伯珪自己的心思。”

他翻身上马,摸着绝影脖颈上的鬃毛,如今绝影身上已被他打理的干净,全身上下,如一匹黑色的绸缎一般。

“云长,你可知于贫寒之家而言,一年之中,何时最为难过?”

关羽此时也已然上马,略一沉吟,“想来年关最是难过。”

正旦之时,贫寒之家无余财,便只能看着富贵人家聚饮欢宴,喜着新衣。

刘备笑了笑,“是啊,世上万事,贫字最可悲。伯珪世家子,不缺钱财。只是年关好过,心关难过。”

“心中抱负越大,一旦陷入其中,反倒是更难走出。”

“原来如此。”关羽若有所思。

一路而来,他自然不曾少听过公孙瓒高谈阔论其志向。

立马边塞,护卫幽州。

刘备笑道:“心关难过终要过,年关难过年年过。总是会过去的。伯珪如此,你我也是如此。”

“伯珪人才出众,想来他日必会得偿所愿。”关羽叹息一声。

公孙瓒名门之子,想要做些事情尚且如此困难,更何况是那些本就出身贫寒之人?

便如刘备座下那绝影一般,纵然有千里之才,可若是不被朱遇所发觉,也不过是会老死于田骥之间,谁复知之?

刘备却是蓦然之间大笑起来,“云长何必叹息!”

他策马而行,顾谓关羽,“云长啊,髀肉未生,你我正当年少,老之未至,何事不可行!”

他是刘备,却不是那个慨叹髀肉复生,老之将至的刘玄德。

关羽也是朗声笑道:“大哥之言有理。”

两人在大笑声中,策马西去。

…………

自雒阳西去,过谷城,有关名函谷。

汉时函谷关有新旧两处,此时两人伫马之地,却是于西汉之时所铸的新关。

南靠青龙山,北托邙山,座西向东,前临涧水。

关塞相连不断,有似长城一般。

关前更仿秦关布居,筑有“鸡鸣”、“望气”二台,以壮其势。

雒阳八关,此关为首。

关羽抚着已然长出少许的短髯,打量着不远处的关隘。

“谁人能想到,如此雄关,竟是起于一人的人心私念。”

原来此关是武帝之时的楼船将军杨仆所建。

彼时以秦函谷关为界,函谷以西称关中,函谷以东称关外。

函谷以西多为征战之地,而函谷以东多世家豪族。

素有关西多将,关东多相之称。

时人以关内人荣之。

而杨仆为新安人,耻为关外之人,于是向武帝提议迁函谷于新安以东,武帝准之。此关落成之日,他杨仆也就如愿以偿的成了关内人。

关羽方才所言的自然是指此事。

为一人之私心而牵动天下,在关羽看来自然不值得。

刘备笑道:“这世上谁人行事无私心?只要于世道有益,有些私心其实也不妨事。谁言韫袍蔽衣才是良吏?”

“大哥说的是,倒是羽狭隘了。”关羽点了点头。

只是他言语之间似是不曾将此事放在心上。

若非是刘备所言,只怕他都懒得应答一声。

要知在涿郡之时,兄弟三人之中,关羽眼中最是揉不得沙子。

张飞家中乃是富户,衣食用度自无拘束。

刘备虽是织席贩履,可自来生财有道,所以日子过得其实也不算差。

唯有关羽,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却又偏偏死守着自家的道义,所以这些年日子其实一直过得清贫的很。

刘备转头看了他一眼,“云长,你为人清正,只是人非独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是苛求人人如你这般,难免要让身边之人对你心怀怨恨,甚至有朝一日众叛亲离,你当好好思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