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银狐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早就听说大长公主清虚灵照大师是一个自幼出家的怪人。

一辈子都没有嫁人的人自然是一个怪人了,即便是原来不古怪,三十年的类似幽禁的生活估计也会把人逼疯的。

青灯古佛说起来很有诗意,其实是如何的凄苦只有自己人知道。

王柔花这些年要不是有一个懂事的儿子陪着,说不定也会发疯的。

道观附近被清扫的极为干净,地上还有扫帚划过的痕迹,软软的细砂地面踩着软绵绵的很是舒服。

只是墙壁未免过于高大了一些,只能看见一些玉兰树的枝头从高墙上探出头来,至于红杏之类比较低矮的植物,根本就没机会出来。

很有意思,院子里总有一些脚上拴着竹管的鸟儿从里面飞出来,有一只就落在铁心源的身边的枯枝上。

探手捉住那只根本就不怕人的鸟儿,解下竹管,从里面掏出一张薄薄的纸片。

上面是一句话——观外是何年?

看到这句话,铁心源心中无名的生出一股酸楚之意。

取出炭笔在纸条的背面写道:“庆历八年七月十五日!”

写完之后,又提起笔继续写道:“夏收已毕,秋蚕新长,农夫忙于野,农妇点秋菜,商贾负担于长途,伶妓正试新歌,好花开遍,正是研磨胭脂时。”

写完之后就重新把纸条塞进竹管,掂量一下手里的鸟儿,直接就抛进了道观。

道观乌黑的大门紧闭,鸟儿可能飞走了,听不见墙那边有什么声音。

反正无事,铁心源就背着手绕着高高的墙壁观赏美景。

这一趟路走的其实很是值当。

才走了百十丈远,他就捡到了两个荷包,三只银衣钩,一支银簪子,甚至还有一只绣着珍珠的粉色绣鞋。

多少都是些值钱的物事,这些物事里面千篇一律的都装着一封短信,希望捡到东西的君子能够帮她们告诉家人,自己还活着,就在紫宸观。

铁心源打开地址看了之后,不由得苦笑摇头。

其中三封是江南的,两封是蜀中的,剩下的一封还是京西南路的……

铁心源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信寄去她们的家里,连详细的地址都没有,这样的信又能寄给谁呢?

PS:第一章

第五十七章青苔小径

第五十七章青苔小径

紫宸观外的青石板小路上布满了青苔,这就把一条石板小路变成了一条鹅黄色的长条地毯。

青苔上看不到人的脚印,所以这条地毯干净无比,铁心源踩在软绵绵的青苔上面,好几次都差点摔倒。

他偶尔从树枝上摘下一些已经被雨水浸泡,又被风吹日晒变得陈旧的香囊或者荷包。鹅黄色的青苔里偶尔也有一些发黑的簪子或者失去光泽的玉饰。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在这里停留了多长时间。

铁心源把这些香囊和簪子,玉饰全部都收拢起来,兜在袍子的下摆上,一圈下来,他的袍子下摆已经兜了好大一包。

回到瀑布下面的时候,巧哥他们已经嬉戏累了,正躺在有些发烫的沙子上睡觉,刚刚还干净无比的水潭,如今飘满了衣物,打赌输掉的水儿正蹲在水潭边上卖力的搓洗着衣衫。

铁心源把那些东西哗啦一声就倒在巧哥的身边,吓了他一跳。

仔细的看了看地上的东西,拿起一根锈迹斑驳的银簪子撇撇嘴道:“没一样值钱的,你盗墓去了?”

铁心源乘势躺在巧哥身边道:“差不多,这些东西都是人心里的坟墓陪葬。”

巧哥打开一个香囊,从中间抽出一张泛黄的纸条念道:“风雨无愁问心迹,心香一瓣祭华年……宝元元年,噫这是十年前的?写给谁的啊?”

“紫月横空,当念旧事,宸室空盈,灯火枯萤,观自在大慈大悲菩萨……

写的什么东西啊?佛经不像佛经,诗词不像诗词……”

铁心源不耐烦的道:“每隔一句话的开头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紫宸观出家,救我!”叫你多念点书的,这样简单的东西都看不出来。“

巧哥丢掉手里的纸条道:“你看出来也是白看,一封碰大运的书信,还写的这么晦涩难懂。能送出去才是见鬼了。”

铁心源摇头道:“写这封信的人,天知道为这封信拜了多少次神,上了多少柱香,如今被你随手丢掉。你不觉得造孽啊。”

巧哥吃了一惊,翻身而起飞快的去追那张随风飘舞的纸条……

银簪子上面刻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了,铁心源把簪子插进沙子里来回蹭几下之后,银子的光泽就重新出现,而上面本来就模糊不堪的刻字。就几乎消失掉了。

巧哥气喘吁吁地拿着纸条跑了回来,愤怒的把纸条塞给铁心源之后,就一个漂亮的鱼跃跳进了水潭里。

表示这件事与他无关。

其实铁心源觉得这件事也与他无关,只是自己一时好奇把东西捡回来了,就和自己有关系了。

想把这些人的信送给她们天知道在那里的亲人,铁心源觉得这是一件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或许那些被关在道观里的女人,也没有期望这些信能够到她们的家人手中,只是想给自己以个希望而已。

人活在世,总是在不停地欺骗,当身处的环境没办法骗人的时候。就开始欺骗自己了,这是一个真理。

傍晚的时候公主偷跑出来了,告诉铁心源,王柔花正在和长公主念经,今天不打算出来了。

说完这个消息,她就飞快地跑到水潭边上,睁大了眼睛看里面的小鱼。

水潭里水太清澈,所以没有大鱼出没,百十尾指头长的透明小鱼,几乎让赵婉乐翻了天。大呼小叫的要用渔网把它们全部捞上来,放在玉缸里每天都看。

公主发话了,跟随在身边的宫女和嬷嬷们也非常的欢喜,难得有这样的活动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

没有渔网。这些女人在公主的指挥下竟然用纱衣做成一个不大的渔网,开始大呼小叫的捕鱼了。

铁心源只看了一眼,就继续翻看那些寂寞孤独无助的女人们写下的令人绝望的希望言辞。

这该是些最迫切的希望,同时也是最渺茫的希望。

铁心源把看这些信的过程称之为一个补充的过程,自己没有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