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明皇太孙 > 709 意外之喜

709 意外之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六部尚书现在没办法淡定了,因为奏折里的那些事情,显然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大明的最高学府,虽然也会有着一些关系户,但是谁都知道国子监里的学子就是大明朝的精英。也可以说,那你就是官员的后备基地,是文官集团源源不断造血的来源。

在元朝的时候,大部分的汉人很难成为gāo • guān,元朝的官员升迁体系,也确实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洪武皇帝之所以建造国子监,也确实就是因为需要有着更多的官员来管理地方,大明朝也确实需要他们的官员体系。

科举制度确实是无比重要的,这就是文官系统最重要的倚仗。而国子监,就代表着科举制度最为精英的一票学子。

可是现在倒好,国子监祭酒在监内妄议国政,居然还有很多的学子跟着符合。

国子监本来该是勤学的地方,要知道在洪武皇帝初期,国子监的学子们学业压力很大,他们需要面临无休止的考试,需要不断的考核。体罚之类的是家常便饭,有些学生因为压力过大选择轻生,这也不是一件两件。

很多的官员都知道这些事情,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国子监就应该是这样,这里的学子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就应该为了下场考试而准备,就应该为了随时可能入仕而努力。

可是现在倒好,国子监居然变成了鸿儒高谈阔论之所,应该教书育人的地方,居然涌入了很多的清谈之人。

大家都会欢迎饱学之士去国子监任教,也欢迎一些有学识的人去切磋学业。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人是去教书育人的,是去和学子们对谈学问。

如果去的人是一些什么山野遗客,如果那些人只是在夸夸其谈、物业浓墨,那些人就是极大的问题了。要是再严重一点,出现一些有悖于朝廷古词的言论,那很有可能就是杀头的罪过,很多人就没办法安稳度日了。

而现在倒好,国子监祭酒广邀好友名流,里头虽然也有一些博学之士,但是也不缺少一些僧道,不缺少一些所谓的才子佳人,或者一些风流名士。

这哪里还是国子监啊?这简直就是一场诗会,这简直就是让朝廷的颜面付之一炬。

如果只是在玄武湖泛舟,这样的事情可以称为雅事。但是如果是在国子监,那些人就是极其不合身份了,那也就算得上一些官员玩忽职守了。

朱允煐表情冷酷,说道,“看看,咱大明还真的都是忧国忧民之辈。朝廷控制盐铁,那是与民争利。朝廷科举取士,那是有辱斯文?也是,每次入考场,咱大明的这些良心们就该接受胥吏刁难,要去了衣衫检查有无夹带。”

六部尚书齐齐低首,这一个个的也都是胆战心惊,一个个的看起来也都有些底气不足。

这确实是国子监惹出来的麻烦,可是谁让他们是六部尚书呢,他们就是文官的表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